今天,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,说《下萧山沙地方向的习俗花头真多啊~》不知是感叹,还是嫌弃。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。 原文截图如下: " 比如结婚一般都是送人情和长辈红包,小辈之间如果关系好也可以送,反正都是一来一去。然后这些送过后,还要再送侄女个人红包,说是送侄女,送也就算了吧,堂弟比堂姐早结婚几个月,小伯就要多送至少1000给侄女?还说就是这个规定送侄女要多一点。关键人家侄女也不客气要结婚了也没说起,也没拿着香烟老酒来看小伯。 那么我就想不明白了,侄女又不是女儿,说到底以后还不是外人啊,真的是老一辈的思想看不懂,你们看呢?" 很多网友表示,我们下萧山的花头可真不多,还没有上萧山多呢。“我怎么感觉还是下萧山花头少 结了婚很多都不走了 上萧山走一大堆 有些叫都叫不出的也走 看不懂 也可能我看到的都是个例吧” 也有网友表示上萧山的花头一样很多。更多网友表示,还是把“钱看得太重了” 有下萧山网友阐述了具体的流程:“首先侄女快结婚酒席前面,小伯叫侄女吃饭,侄女带着烟酒来小伯家,然后小伯把1000块红包给侄女,是这个流程,” 很显然,有的网友表示,吃年夜饭,有这样的流程,才有意思."过年说好要走动吃年夜饭的,长辈就要交侄女侄女婿吃饭,侄女带礼品去长辈家,长辈给红包,应该是这样的,如果没有这个流程以后过年就是不走动的意思。" 我们都是下萧山人,对此这样情况,你怎么看? |